了解更多资讯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媒体报道

《中国改革报》报道市标准院:深圳市食品药品科普教育基地——创新科普 守护食品药品安全

发布时间:2025-09-02 来源:
字号 -+

在食品药品安全备受关注的当下,广东省深圳市食品药品科普教育基地成为传播食药安全知识的重要场所。自20231月正式开放以来,基地不断探索科普新模式,提升服务能力,在食药安全普及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守护了市民舌尖上的安全,也逐步成为深圳市科普宣传的一张亮丽名片。

高规格建设,打造沉浸式科普体验

该基地由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龙华监管局承建并运营,总面积近2800平方米,共设九大主题展区、65个展项。围绕食品药品安全主题,基地以数字科技+沉浸式体验为特色,秉承守护食品药品安全,共享健康美好生活的宗旨,致力于推动监管与科普深度融合。

走进基地,参观者仿佛步入一个充满探索乐趣的知识世界。田园守护展区还原农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强调农药合理使用及土壤、水源对食品安全的影响;美味制造展区展示食品工业化生产线,揭示食品加工背后的科学原理;舌尖安全展区则通过互动游戏与情景模拟,帮助市民掌握辨别食品新鲜度、科学烹饪等实用知识。

基地广泛运用声、光、电、4D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为访客营造强烈的沉浸感。例如,药丸之旅”4D影院带领观众模拟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过程;球幕影院则通过宏大视角展现食药科学的奥秘,使观众仿佛遨游于知识宇宙。这些寓教于乐的方式,极大激发了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扭转了科普枯燥的刻板印象。

多措并举,科普成效显著

基地自运行以来,通过多元渠道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2025年上半年,共接待136个市内外团体,参观人数突破3.03万人次,满意度高达98%。这一成绩得益于持续优化的科普策略与丰富的活动内容。

基地积极与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及社会组织协作,开展各类科普项目。例如,与龙华区教育局合作推出校外科普课堂,举办校园开放日吸引学生和家长参与研学;与龙华区卫生健康局联合策划多馆打卡活动,将食药科普与健康宣教相融合。在全国科普日、食品安全宣传周、3·15消费者权益日等重要时段,基地还联合相关单位开展大型主题活动,普及饮食用药安全和维权知识。

线上科普同样不缺席。基地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程序以及接入“i深圳”App“i龙华平台,实现预约参观和VR云浏览,方便市民远程学习。公众号定期推送食药常识、监管动态与活动预告,累计阅读量已超11万。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的科普内容也获广泛传播,成为公众获取知识的新通道。

因表现突出,基地先后荣获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深圳市安全教育星级基地”“深圳市消费教育基地等省、市级别十余项认定,从一个专业场馆逐步升级为广受欢迎的市民打卡地

聚焦青少年群体,助推科学素养提升

2024年秋季深圳义务教育全面实施每周半天计划以来,基地作为重点实践场所,凭借其资源与场景优势,成为全市青少年的沉浸式科普课堂。截至目前,已为26所学校开展54场食药主题科普,覆盖师生超过2800人次。相关创新实践获龙华区市场监管和教育部门联合发文推广,并被正式纳入学校综合实践课程,初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学校参与的科普教育机制。

面向学生群体,基地采用理论+实践教学模式,配套研学手册,结合冰箱不是保险箱”“VR药丸之旅及球幕影院等特色展项,设计互动体验课程。许多学生反馈,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学会了实用知识,还提升了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持续创新,深化服务

未来,深圳市食品药品科普教育基地将继续推动科普创新,积极运用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技术,进一步丰富内容与形式,为公众提供更加有趣、有料、有用的科普服务。

内容方面,基地将紧跟食药行业新发展和社会热点,及时更新科普材料,保证科学性与时效性。进一步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合作,邀请专家参与内容创作与讲解,增强专业性和权威性。

技术方面,将深入开发VR/AR沉浸场景,引入智能互动设备,支持个性化学习路径。借助大数据分析了解公众偏好,实现精准内容推送,提升科普效率。

基地还将继续拓展跨部门、跨领域合作,推动食药安全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食药安全共治。

深圳市食品药品科普教育基地正以创新为引擎,持续优化服务体系,致力于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构建社会共治新格局,在新时代的科普浪潮中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原文载于《中国改革报》,2025825日,第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