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更多资讯

食药安全
食药安全
服务专栏 食药安全 资讯与通知 科普资讯

生吃三文鱼有风险

发布时间:2020-07-07 来源:
字号 -+

三文鱼最常见的吃法就是刺身了,新鲜现切的三文鱼片蘸上点青芥末、酱油,别有一番风味!不过,无论是野生还是人工养殖,“海水三文鱼”还是“淡水三文鱼”都可能有寄生虫,生吃是存在一定风险的。有小伙伴可能会问,不是说海水鱼没有寄生虫吗?实际上,有没有寄生虫并不取决于海水还是淡水,野生还是养殖,而是看其生长、运输、储存、销售等过程是否安全可控,同时还与食用前的处理方法是否到位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虹鳟鱼其实是属于淡水鱼,而我们老百姓传统意识中的“三文鱼”是指大西洋鲑鱼以及太平洋北部的深海鱼。虹鳟鱼属于淡水鱼,食用此类鱼也有感染寄生虫的风险。这类淡水鱼是中华肝吸虫的宿主。

中华肝吸虫是一种食源性寄生虫,一般通过淡水池塘里面的螺和鱼传播。一旦人们吃下了被中华肝吸虫虫卵污染的鱼生后,囊状幼虫会在十二指肠破囊而出,迁移到肝脏内的胆管。囊状幼虫会在胆管内发育成虫,然后产下虫卵,虫卵可随胆汁进入粪便,继而继续传播周期。

少量感染这种寄生虫只有轻微不适甚至没有症状,但是大量长期地感染则会导致患者食欲不振、腹泻和发烧,引起胆管梗阻和肝硬化,严重者可造成慢性黄疸,继而较容易出现胆管癌。

怎样“远离”三文鱼中的寄生虫?

1.通过大型商超等正规渠道购买三文鱼,或选择正规餐厅食用三文鱼;

2.芥末、辣椒酱、柠檬汁、食醋、白酒等都不能杀灭三文鱼中的寄生虫,不要心存侥幸;

3.老人、孕妇、婴幼儿及免疫力较弱的人,不宜生吃三文鱼。